我的第一支Grand Seiko

有句老話: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

1960年代發行的第一款 Grand Seiko,搭載 Cal. J14070 機芯,它擁有天文台級的精準度,並且外觀上是一款優雅、經典且紳士氣息十足的腕錶。在我看來,這款錶向 1938 年推出的 百達翡麗 Calatrava 570 致敬。

奧斯卡·王爾德 曾說過: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

顯然,當時日本的製錶業正崛起,並努力與瑞士製錶競爭。而他們確實做到了!1960 年 Grand Seiko 誕生,接著 1961 年 King Seiko 問世,這種內部競爭推動了精工家族的發展,每個部門都在爭奪「最優質腕錶」的頭銜。最終,這場競爭導致了 1970 年代的 石英危機。

為什麼我會入手這款錶?

對我而言,腕錶的市場價值並不是收藏哲學中的重要因素,因為我戴錶是為了取悅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第一款 Grand Seiko 本身就是一個必買的手錶——試問,有多少收藏家能夠擁有一款來自主流品牌的原始經典之作?所以,當我在 2018 年有機會入手時,我毫不猶豫地出手了。我也特別挑選我認為最棒的「雕刻Logo」版。

作為一個在東方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人,我深知日本擁有世界上最頂尖的工藝。像精工和豐田這樣的企業,掌握了世界級的自動化生產、品質控管、精密機械製造等技術。如果精工具備頂尖的製錶科技,那為何製錶不能達到巔峰?這個疑問讓我開始深入研究 Grand Seiko 的歷史。後來,當 Kodo T0 恆動陀飛輪於2022年面世時,我的理論得到了驗證。這款手錶明確證明,只要精工有心,時間也對,他們投入全部心力也完全可以製造出世界頂尖的腕錶。就像豐田的Lexus LFA,至今仍是經典的日本超級跑車!好了,現在讓我來看看銀行帳戶,看看能不能買得起一台 LFA……

作者: Joe Chiang

簡介: RedBar Taiwan的創辦人兼表友電台Podcast 主持人。

因為Tom Ford的一句話 “一只手錶應該低調內斂。“ 摔入手錶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