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的大小厚薄
可以用數字決定嗎?

改變錶款「體感尺寸」的設計方法

經常接收手錶相關資訊的玩家習慣從錶徑、錶殼厚度或是錶耳到錶耳的長度有幾mm來判斷錶款的大小;毫無疑問地,這些數據是測量手錶尺寸最客觀的標準,然而我們對於一支錶是大或小、厚或薄最真實的感受卻是透過眼睛和身體的感受,而非冰冷的游標尺。

鐘錶設計會利用許多手法讓錶款在視覺和配戴體驗上的尺寸比實際上顯得更小或更薄,比如說Grand Seiko Style九項基本要素中的「內斜錶殼側面」這點就有助於收緊錶殼邊緣的厚度,內外斜面交會而成的鋒利稜角自然令人產生纖薄的感覺,甚至連映射在錶殼鏡面上的肌膚顏色都能讓錶頭因為融入手腕而顯得更貼手。

又好比Grand Seiko 1967年的首款自動腕錶62GS,由於搭載了厚度較大的自動上鍊機芯,外裝的部分勢必得另行設法控制整體尺寸;設計師在這裡取消了錶圈,讓面盤得以更貼近錶鏡,一旦面盤提高到更接近錶鏡的位置後,面盤底下——也就是錶殼內部的空間自然變大,如此一來就能在儘量不增加總高度的前提下裝進更厚的自動機芯。

鐘錶是微型藝術,設計師在規劃各個元素時使用的尺度標準可以說是工業設計中最小的,由此發展出來的設計方法往往也不能單純以數字衡量,必須要實際拿到眼前、戴上手腕了以後才能真正理解一支錶的大小厚薄,畢竟作為穿戴式裝置,「體感尺寸」絕對會比數據規格更直接地影響到我們最終的使用經驗。

孫德銘SUN, Kyo

曾任《世界腕錶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城邦國際名表》、《商業周刊》鐘錶專欄作家,《鏡錶誌》YouTube客座評論,並為國內多家媒體提供鐘錶相關文章和講評影片